奇异果tvapp下载手机版-此人原是一名年逾而立的农夫,只因遇到好时代,逆袭为一代战神_薛仁贵_唐太宗_唐军
你的位置:奇异果tvapp下载手机版 > 新闻动态 > 此人原是一名年逾而立的农夫,只因遇到好时代,逆袭为一代战神_薛仁贵_唐太宗_唐军
此人原是一名年逾而立的农夫,只因遇到好时代,逆袭为一代战神_薛仁贵_唐太宗_唐军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0:03    点击次数:157

前言

常言道,“独木不成林”,无论一个人多么英勇,都难以独自成就大事。在中华文化中,人际关系与他人对事物的影响向来被视为至关重要。回望古代那些伟大的君主,他们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,那便是“知人善任”。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。即使在他还是秦王的时候,就已经开始广泛地吸纳各类贤才。等到他掌握了主导权,他真正践行了“朕所举者,非朕独私,以能益百姓也”的理念。唐太宗在识别、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眼光,令人钦佩。正是因为如此,他的麾下才俊济济,既有数量也有质量,堪称唐朝的巅峰。正是在这些杰出人才的共同努力下,唐朝迎来了辉煌的“贞观之治”,这一时代不仅培养了众多名将,还让他们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。例如贞观年间的薛仁贵,他本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却因为机遇的降临,走上了从军之路,最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唐名将。今天,让我们一同回顾那个金戈铁马的时代,走近这位身披白袍、英勇善战的传奇将军——薛仁贵。

1、龙门仁贵少年英勇,破阵立下赫赫战功

展开剩余82%

公元644年,唐太宗李世民在平定了突厥、土谷浑、薛延陀等外部威胁之后,将目光投向了曾经让隋炀帝“国破山河在”的高句丽。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,他命令张士贵等人四处征兵募粮,做充足准备。当张士贵来到河东绛州(今山西新绛)征兵时,年约三十的农民薛仁贵正苦于家中先人坟墓远在他乡,心中充满了将祖先遗骨迁回故土的想法。就在这个时刻,他却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重要决定。

薛仁贵出身于关西六大姓之一的河东薛氏,尽管家族不如其他世家显赫,但以“尚武”之风闻名,培养了不少名将。他的六世祖薛安都曾在刘宋王朝效力,屡次冲锋陷阵,勇武堪称一绝。尽管家族辉煌,但薛仁贵的生活因父亲薛轨的早逝而变得异常艰难。为了谋生,他日复一日耕作田地,然而心中却始终没有放下祖先的荣耀。他常常暗自练武,等待着合适的机会能够在沙场建功。

就在他犹豫是否继续迁坟还是投身军旅时,妻子柳氏的话语成为了他做出决定的关键:“君盍图功名以自显,富贵还乡,葬未晚。”她的这番话点醒了薛仁贵,让他下定决心,暂时放下家族的事,投身于军旅之中。正如人们常说:“每一位成功的男人背后,都有一位伟大的女人。”若没有柳氏的鼓励,薛仁贵或许一生都埋没在田园之间。

在柳氏的支持下,薛仁贵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。翌年,唐太宗亲征高句丽,薛仁贵随张士贵来到了辽东战场。张士贵率领的唐军正在进攻安地城,麾下的郎将刘君邛不幸中了埋伏,眼看形势危急,刘君邛的军队即将全军覆没,但却没有人敢去营救。这时,薛仁贵毫不畏惧,单骑闯入敌阵,勇猛地斩杀敌将,成功挽救了局面,凭借这一战功,他的军旅生涯也由此拉开了序幕。

2、太宗亲见激赏,不喜辽东喜薛郎

常言道,千里马常有,但伯乐难得。并非每个有才之人都能被识才之人发现。有时,若想不被埋没,便需懂得适时地展示自己。薛仁贵虽然不拘小节,但他身披白色战袍,独具特色,每次出征时,他都身穿这一袭显眼的衣服,这让他在众多将士中格外引人注目。古人云:“将军不敢骑白马,盖惧其易识也”,意即将军不宜让自己成为敌人的靶子。然而,薛仁贵却不以此为忌,每次出征,他总是穿上一身白色战袍,这种独特的装扮让他很快吸引了唐太宗的注意。

公元645年6月,唐军进攻高句丽的重镇安市城时,敌军派出了25万大军依山驻扎,誓要与唐军一决高下。唐太宗亲自带领将士勘察地形,指挥军队从多个方向进攻,巧妙避开敌军优势。就在此时,薛仁贵披着白袍,手持方天画戟,腰挎长弓,勇猛地冲入敌阵。他在敌军中横冲直撞,宛如天降战神,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,唐军也纷纷效仿,协力撕开敌军防线,最终取得了震惊四方的驻跸山大捷。

战后,唐太宗召见了薛仁贵,并在亲切交谈后,立刻将他从普通士兵提拔为游击将军,对他的勇猛表现给予了高度赞赏。唐太宗在随后的撤军途中,更是称赞道:“朕不喜得辽东,喜得卿也。”这番话让薛仁贵激动不已,也为他赢得了更多的信任和更高的职务。

3、年逾不惑再掌帅印,威名四方传扬

公元666年,唐高宗决定再次攻打高句丽,彻底解决这个长期威胁。在此时的薛仁贵,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、战功赫赫的将领。每次上阵,他都冲锋在前,连战连捷。他曾斩敌五万余级,拔下三座城池,或遇敌即破,堪称唐军的“无畏先锋”。公元668年,薛仁贵与李绩联手攻占高句丽的平壤,成功消除了这个长期困扰唐朝的强敌。

高句丽灭亡后,唐高宗将其故地划分为九个都督府,归安东都护府管理。此时,薛仁贵被任命为第二任都护,负责治理高句丽遗地。任职期间,他注重团结当地各族百姓,精通地方治理,深得百姓的爱戴。许多人因薛仁贵的仁政而忘却了亡国的痛苦。

时势造英雄,若是在和平时期,薛仁贵虽有过人之勇,也难以有施展之地。唐高宗时期,唐军出征四方,名将辈出,薛仁贵也因此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刻。七年前,高句丽灭亡时,薛仁贵奉命进攻天山一带,打败九姓铁勒。在面对敌人派出的数十骑士挑战时,薛仁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射出三箭,三名骑士应声倒地,剩下的骑士纷纷下马投降,铁勒大军迅速溃败。唐军将士对他崇拜不已,纷纷高唱“将军三箭定天山,战士长歌入汉关”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相关资讯